逻辑加密芯片选择指南3
发表时间:2025-02-27 13:36 ![]()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,信息安全变得愈发重要。逻辑加密芯片作为保障信息安全的关键组件,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。然而,面对市场上众多的逻辑加密芯片产品,如何做出合适的选择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。以下是一份全面的逻辑加密芯片选择指南。 安全性能考量安全是选择逻辑加密芯片时首要考虑的因素。不同的加密芯片在安全性能上存在差异,主要体现在所选单片机、开发人员以及加密方式实现等方面。只要加密芯片在实现方式上没有明显漏洞,并且加密算法不过于简单,通常就能具备一定的安全性。 智能卡内核的加密芯片在硬件安全方面表现卓越。自上世纪70年代末诞生以来,智能卡就直接与“钱”相关,如最早的IC卡用于存话费打电话,如今的银行卡、社保卡、电表卡等都存放着重要信息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智能卡一直围绕着安全进行优化。其采用顶层金属网络设计,提升了入侵难度,所有网格用于监控短路和开路,一旦触发会导致存储器复位或清零。同时,智能卡使用存储器总线加密,每张卡片的总线加密密钥不同,即使入侵者破解了一张卡,也无法生产出相同功能的芯片。此外,智能卡采用混合逻辑设计标准模块结构,攻击者难以通过信号或节点获取卡的信息进行物理攻击,还砍掉了标准编程接口和读取EEPROM接口,取而代之的是启动模块,代码装入后可擦掉或屏蔽,之后只能响应嵌入软件支持的功能。 另外,加密芯片最好具备私有密钥,这样不同客户的加密芯片会有所区别,进一步增强安全性。如果可能的话,还可以与加密芯片提供方协商,在原有加密算法基础上集成一部分自己的数学运算,以提高加密性。 加密算法分析市面上的加密芯片所采用的加密算法各不相同。常见的做法是厂家根据需求选择偏好的加密算法,进行更改适配,或者直接使用自定义算法进行加密。 例如,部分芯片使用SHA - 256算法进行加密操作。SHA算法的特点是任意长度的输入能生成固定长度的输出,且从输出结果中无法还原输入内容,找到不同输入导致相同输出的情况在计算上难以实现。然而,由于SHA算法被广泛关注,每天都有黑客试图破解,使用该算法的加密产品面临较大的破解风险。 与之相对的是,有些芯片支持自定义加密算法。用户可以自己设定运算法则将明文加密成密文,这种运算法则只有自己知道。虽然从原理上这种加密运算可以被破解,但由于关注的人较少,相对而言更加安全,就像Linux系统,因为关注的人少,反而很少被破解。 认证速率要求对于一些对认证速率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,如需要快速开机或系统需要高效运行的情况,选择认证速率相对较快的芯片至关重要。如果芯片的认证速率过慢,会影响开机速度和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,降低用户体验。在评估芯片的认证速率时,可以参考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和测试数据,也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芯片在特定应用中的表现。 封装形式适配加密芯片的封装形式多种多样,常见的有SOT - 23 - 3、SOT23 - 6、SOP - 8、SOIC - 8等。在选择芯片时,需要根据板段的设计来选择合适封装的芯片。不同的封装形式在尺寸、引脚数量和排列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,这些差异会影响芯片在电路板上的安装和布局。例如,对于空间有限的电路板,可能需要选择尺寸较小的封装形式;而对于需要较多引脚连接的应用,则需要选择引脚数量合适的封装。 传输协议匹配加密芯片的传输协议也有多种选择,如I2C、SPI、UART等,有些厂家还会使用自定义协议。在选择芯片时,要确保芯片的传输协议与系统中其他设备的协议相匹配,以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和通信。不同的传输协议在传输速度、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同。例如,SPI协议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,适用于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较高的场景;而I2C协议则具有简单易用、成本低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。 典型芯片介绍市面上有多种不同类型的逻辑加密芯片,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典型的芯片及其特点。
选择逻辑加密芯片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能、加密算法、认证速率、封装形式、传输协议等多个因素。同时,了解不同芯片的特点和适用场景,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合适的选择,从而为系统提供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。 Note:<全球芯科技 | Glochip.com> http://www.chip.com.cn/cn/h-nd-1085.html
上一篇物联网加密芯片的显著优势
下一篇逻辑加密芯片市场价格分析
|